2. 参考文献
[1] 朱航, 马哲, 翟钢军, 等. HYSY-981 半潜式平台风载荷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[J]. 船海工程, 2009, 38(5):149-152.
[2] 肖丽娜, 索双武. 深水半潜平台的环境载荷分析[J].船海工程, 2012, 41(1): 85-87.
[3] 林一, 胡安康, 熊飞. 自升式平台风载荷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[J].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, A 辑, 2012, 27(2): 208-215.
[4] ISHERWOOD R M. Wind resistance of merchant ships[J]. Royal Institution of Naval Architects, 1972,115: 327-338.
[5] GOULD R W F. The estimation of wind loads on ship superstructures[M]. London, UK: The Royal Institution of Naval Architects, 1982.
[6] BLENDERMANN W. Wind loads on moored and manoeuvring vessels[C]. Proceedings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ffshore Mechanics and Arctic Engineering (OMAE), New York, USA, 1993.
[7] BLENDERMANN W.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wind loads on ships[J].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, 1994, 51(3): 339-351.
[8] HADDARA M R, GUEDES SOARES C. Wind loads on marine structures[J]. Marine Structures, 1999, 12(3): 199-209.
[9] WNĘK A D, PAÇO A, ZHOU X Q, et al.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wind forces acting on LNG carrier[C]. V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, Lisbon, Portugal, 2010.
[10]夏贤. 倪歆韵. 潘子英. 田于达. SSCV II半潜式起重平台改型的风载比对试验研究[J]. 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会议论文集.
[11]倪歆韵. 陈江峰. 倪阳. 邱耿耀. 陈鲁愚. 船舶风载荷和流载荷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[J].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. 2013.7.28(4):408-413.
[12]Xiao LiNa, Suo ShuangWu.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load of semi-submerged platform in deep water[J]. Ship & Ocean Engineering. 2012, 41(1):85-87.
3. 研究团队
哈尔滨工程大学
4. 研究进展
朱航[1]等采用SST k-ω湍流模型对某半潜式平台的风载荷进行数值计算,并与试验结果比对,趋势吻合良好;肖丽娜[2]等采用经验公式对深水半潜平台的风、流载荷进行估算,但未有试验结果作参考;林一[3]等采用k-ε湍流模型计算了某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风载荷,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对发现,数值计算结果在变化趋势和数值大小上都更接近于试验结果。国内开展的风流载荷计算多基于海洋平台,研究对象为船舶的报道较为少见,而国外在船舶环境载荷研究方面的报道则较多,但多基于回归公式分析方法。Isherwood等[4]通过试验数据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力、力矩系数的表达公式,该方法可应用于多种船型;Gould等[5]提出了一种船体上层结构风载荷计算方案,并结合试验数据修正,可应用于更多船型;Blendermann等[6,7]通过风载荷数据系统收集得到了船舶风载荷力和力矩系数;Haddara等[8]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计算船体风载荷,计算结果接近于试验结果,证实了此方法的可靠性;Wnęk等[9]将CFD
方法应用于某一条LNG 船,计算船体风载荷,并与试验结果比较,结果显示在变化趋势上两者完全一致。
5. 实用工具
STAR-CCM+是CD-adapco公司采用最先进的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技术开发的新一代CFD求解器。能很好地支持船舶的前期设计研究,目前在船舶类行业应用甚广。 该软件搭载了CD-adapco独创的最新网格生成技术,可以完成复杂形状数据输入、表面准备--如包面(保持形状、简化几何、自动补洞、防止部件接触、检查泄露等功能)、表面网格重构、自动体网格生成(包括多面体网格、六面体核心网格、十二面体核心网格、四面体网格)等生成网格所需的一系列作业。 此外,在并行计算上,STAR-CCM+取得了巨大改进,不仅表面求解器可以并行计算,对前后处理也能通过并行来实现,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。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实现监控分析结果(如矢量、标量和结果统计表等),同时实现了工程问题后处理数据方面的高度实用性、流体分析的高性能化、分析对象的复杂化、用户水平范围的扩大化。由于采用了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技术,STAR-CCM+不仅可进行流体分析,还可进行结构等其它物理场的分析。